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并行此一句明礼也名与功偕者名谓乐名偕俱也/言圣王制乐之名与所建之功而俱作也若尧之大章)
(舜之大韶尧 章明
之功舜绍尧之德及禹汤等乐名皆/与功俱立也此一句明乐圣王虽同礼乐之情因而修) (第 19a 页)
者此一句以谥/比拟其舞也闻谥之善否知其行之所好恶由谥所以)
(迹行/也)
大章章之也注尧乐名也言尧德 章明
也周礼阙之或 …… (第 2b 页)
之乐
尽矣注言尽人事也周礼曰大濩大武音义(濩音/护)(正/义)
(曰此一节论六代之乐也大章章之也者 章明
也尧乐/谓之大章者言尧之 (第 3a 页)
章明
于天下也咸池备矣者咸)
(皆也池施也咸池皇帝之乐名言黄帝之德皆施被于/天下无不周遍是为备具矣韶继也者 …… (第 3a 页)
周由后稷为始祖即追祭后稷报)
(其王业之由是礼有报也乐章德者覆说乐者施也言/乐但施恩而已不望其报是乐 章明
其盛德也礼报情)
(反始也者此覆说上礼者报也言行礼者他人有恩于/己己则报其情但先祖既为始于子孙子孙则 (第 20b 页)
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者谓人君道德显盛则念亲志意而深厚若能念亲深)
(厚则事亲祭祀其义章明显著若能事亲 章明
显著则/其祭也恭敬以此化下则竟内民之子孙无敢不恭敬) (第 23b 页)
音试本/又作弑)(正义曰此/一节明章)
(疑别嫌恐尊卑相僭使人疑惑之事章疑者疑谓是非/不决当用礼以 章明
也别微者微谓幽隐不著当用礼)
(以分别之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者言春秋之义但书/其卒不称其楚越王丧葬之事 …… (第 16b 页)
释正合记文郑之/后释不知何意如此今所未详)
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
也注淫犹贪也 章明
也嫌嫌疑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 …… (第 35a 页)
欲之事知非直是/坊民淫佚而云贪者以文云所淫称所是所贪也若其)
(淫佚则当云坊民淫不须云所也章民之别者 章明
也/明民之男女令相分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谓使)
(民无色欲之嫌疑以为民之纪纲也民犹有自献其身/者谓 (第 36a 页)
万物伤有圣德无其位也今各/随文解之仲尼祖述尧舜者祖始也言仲尼祖述始行)
(尧舜之道也宪章文武者宪法也 章明
也言夫子发明/文武之德上律天时者律述也言夫子上则述行天时)
(以与言阴阳时候也下袭水土者袭因也下则因 …… (第 21a 页)
又俗本云衣锦褧裳又与定本不)
(同者记人欲明君子谦退恶其文之彰著故引诗以结/之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者 章明
也言君子以其道) …… (第 22a 页)
(德深远谦退初视未见故曰闇然其后明著故曰日 章/明
也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者若小人好自矜大故初)
(视时的然以其才艺浅近后无所取故曰日益亡君子/至德矣者此 (第 22b 页)
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
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已以说其上矣注 章明
也贞
正也民致行己者民之行皆尽己心音义(长丁丈反/说音悦)
云有梏德行四国顺之注梏大也直也音义(梏 …… (第 6a 页)
上行仁之事则天下/之为仁争先人者言上若好仁则下皆为仁争欲)
(先他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者 章明/
也贞正也言尊长于人为君者当须 (第 6a 页)
章明
己志为贞正)
(之教尊敬仁道以子爱百姓也民致行已以说其上矣/者言上能化下如此则在下之人致尽行己之意以 …… (第 6a 页)
篇刺曹君之诗言善人君子其仪不)
(有差忒引者/證一德之义)
子曰有国家者章善□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注

也□病也音义(章义如字尚书作善皇/云义善也□丁但反)诗云靖共尔
位好是正直音义(共音恭本亦作/恭好呼 (第 9b 页)
报反)(正义曰章善□恶/者 章明
也□病也)
(言为国者有善以赏 (第 10a 页)
章明
之有恶则以刑□病之也诗/云靖恭尔位好是正直者此诗小雅小明之篇刺幽王)
(之诗也言大夫悔仕乱世告语未仕 (第 10a 页)
(正义曰此经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积德而行则近于道也在明明德者言)
(大学之道在于 章明
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张显之此其一也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
(民是其二也在止于至善者言 …… (第 4b 页)
止/善覆说止善之事既毕故此经明明德之理先治其国)
(者此以积学能为明德盛极之事以渐到今本其初故/言欲 章明
己之明德使遍于天下者先须能治其国欲)
(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也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言若欲/齐家先须脩身也欲 (第 5a 页)
尹子
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伐徐是一人伐吴救兵者又一
人则徐与豫章自是两地昭十三年楚师归自徐吴人
败诸豫 章明
是扼其归师今求豫章于徐而谓泗州为
楚豫章地未见其必然也昭三十一年吴人围弦左司 (第 23b 页)
 (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
 (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 章明
贵)
 (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 (第 25a 页)
  文公十有五年六月辛丑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古者天子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
听天下之外治 章明
天下之男教男教不修阳事不
得谪见于天日为之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
以荡天下之阳事小雅亦曰十月之交朔 (第 3a 页)
  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
  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 章明
贵贱辨等列顺少
  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
  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 (第 15b 页)
则明堂位云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
(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彼祀天之旂建日月之 章明
此/龙旂是宗庙之祭也异义古诗毛说以此龙旂承祀为)
(郊祀者自是旧说之谬非郑所从故此笺直言视祭不/言祭 (第 35b 页)
传正义曰禹贡雍州厥贡球琳琅)
(玗是球为玉之名也缀之为表其训未闻冕之所垂及/旌旗之饰皆谓之旒旒者所以 章明
贵贱故为章也笺)
(正义曰内则云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是缀为连结之/义也又襄十六年公羊云君若赘旒然言诸侯 (第 30b 页)
               物观 撰
周易兼义第七

存旧周易系辞上第七韩康伯注(古本足利本)周易注
疏卷第十(宋板)

周易系辞上第七

谨按宋板无第七二字此七字自是旧文当存

考异宋板疏故字体从系(一叶右六行)系作𣪠 有以简编
重大(九行)有作直 止义曰天尊地卑至其中矣此第一
章云云(二叶右三行)谨按宋板此疏在经注下其所按如左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坤其易之门户先明天尊地卑以定乾坤之体)(正义曰此)
(第一 章明
天尊地卑及贵贱之位刚柔动静寒暑往来广明乾坤简易之德圣人法之能见天下之理天尊地)
(卑乾坤定矣者天以刚 …… (第 1b 页)
(十六叶左九行)宋板而作以
补遗注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足利本无而字疏此 章明
卦爻之义(十二叶左八行)宋板此作上 而不于阴(十六叶右)
(六行)不作无

显诸仁藏诸用至道义之门 (第 4b 页)
 修而用之云门大卷大章所以表尧之体天道也咸
 池所以大尧之体地道也○玉海乐记大章章之也
 注尧乐名言尧德之 章明
也周礼缺文或作大卷言 (第 8b 页)
 与夫鸟隼之旟熊虎之旗龟蛇之旐皆所以象其形
 也古之画缋之事以见于衣服车旗宫室器物之间
 者岂徒然哉
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注 章明
也缋绣皆用
五采鲜明之是为巧
 疏此经总结上文也 (第 28a 页)
者易服服玄冠玄端爵韠奠摰见
于君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母追夏后氏之道也(委/犹)
(安也言所以安正容貌 章明
也商质言以表明丈夫也/母发声也追犹堆也夏后氏质以其形名之三冠皆所) …… (第 5b 页)
  母追冠(状如/覆柸)
郊特牲士冠礼记曰委貌周道也章甫商道也毋追夏
后氏之道也郑氏谓委犹安也言所以安正容貌 章明
也所以表明大丈夫也母发声也追犹堆也夏后氏质
以其形名之三冠皆所服以行道白虎通曰夏十三月 (第 8b 页)
于此惟言四章又兼言天地而不云)
(日月星藻与宗彝者/记人之言略说之耳)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章明
也缋绣皆用五采鲜明之是为巧疏(注释曰此/经总结上)
(文也上有六色此言五者下别言/素功故言五或可玄黑 (第 38a 页)
 (名有何/恶乎)
(癸桓王/亥二年)五年(齐僖十三晋鄂六奔卫宣公晋元年蔡宣/三十二郑庄二十六曹桓三十九陈桓二)
(十七把武三十三宋殇二/秦文四十八楚武二十三)
春公观鱼于棠(观左/作矢)
(左传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

(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
(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 章明
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
(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 (第 37b 页)
 通人亦易之人也圣人体易以治世则于天下之事
 物如易之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当求之易之变通也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欲 章明
易道于天下使人由之而不知其所以然此
 必易中之人方可如包牺黄帝尧舜氏是也下此则
 如颜子之不远复其殆 (第 46b 页)